课外活动

知行合一,行于天下

来源: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时间:2016-09-16

在文化中国的渡船上,

课堂带我们看缤纷万象,

从江河湖海到日月星辰。

在课堂之外更大的世界里,

每一个文化中国学人,

秉承中华文化之精神,

把崇高理想、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融入实践。

我们坚信实践可以成为双桨,

成为支撑我们勇敢前行的力量。

兼济天下,知行合一。

 

支教扶贫

blob.png

 

每年由学员们自主开展支教活动,行动的脚印遍及祖国的欠发达地区。

由文中学员参与创办的NeoVoice新声音青年行动营,是一个以中国内陆欠发达地区中学生为服务对象,通过博雅教育和社区改进项目,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本土责任感,进而发掘欠发达地区学生潜能,培养其在未来成为家乡建设者的教育创新型公益组织。每年夏天,NeoVoice青年行动营会开展为期15天左右的公益助学计划—“学习是快乐的,家乡是自己的,我是重要的。”

在PEER,立人乡村图书馆,也都可以见到文中学子活跃的身影。

非遗纪录片拍摄

每年夏季和香港大学的同学组成团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该项目的历史、生存状况,分布区域、传承人等,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传播。通过合作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包括香港地区以及国外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促进交流,增进香港地区同学和国外大学生对于非遗保护的意识,扩大非遗的影响力。纪录片团队的成员来自浙大和港大的各个专业,发挥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技术优势,在行动中践行保护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 

视障人群职业规划项目

和香港大学的同学组成团队,通过调研和走访,帮助发掘视障学生的特长,并为之提供发展提升的平台,希望在盲人按摩之外,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职业可能性,开拓更广阔的生命维度。

文化中国年度论坛

文化中国年度论坛,由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主办,每年汇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杰出领袖以及国内外兼具理想与才华的当代青年,围绕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开展交流与讨论。

往届论坛主题涉及“未来教育与青年发展”、“诚信与教育”、“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以中医为例”等,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侧面。青年发声,理念碰撞,带来崭新和深刻的见解,共同探索新路与远方。 

世界咖啡屋

世界咖啡屋是一种集体平等的讨论方式,以咖啡桌交流的形式,旨在营造一种利于讨论的氛围,在参与者之间针对特定的议题展开对话,可以在同一组织内也可以在不同组织间进行,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掘、讨论、解决问题。文化中国世界咖啡屋自2009年5月起开始,至今已成功开展了数期,话题覆盖志愿者精神、大学何为、文化认同等各个方面,参与者则包括各国留学生、教授、各专业背景的在校生等。

 

下沉广场分享会

blob.png

 

我们提供原汁原味的故事,在下沉广场,汇聚这个校园里最有趣的人。

在下沉广场的怀抱里,在微风徐徐的傍晚,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去听挺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用广阔的视野去破除思想的桎梏。世界游历,青年责任,公共政策,社会管理,公益教育,社会创新,满天繁星,生命绽放。

有热爱的地方,便是光亮处。

经典会读

文化中国经典会读源于同辈同学自发组成的读书小组,特点则是所选均为传统典籍。通过共同精读经典文本,从经典中获取智慧和力量,一起思考、分享与成长。

“会读”既不是讲经也不是导读,而是共同探讨经文涵义的定期集会,为了相互交流,也为了内心的愉悦。加入“会读”的每一位参与者或许背景不同,气质不同,理解也不同。通过共读经典的集体经验,提高人生的智慧,深化自知之明。

 

访港访澳

blob.png

 

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每年组织学员赴港访学,通过访问学、政、商各界嘉宾,从他们鲜活的人生经历中汲取修身的养分,以致知行合一。

文化中国与浙江高校澳门学生联合会合作,为两地优秀青年搭建对话平台,通过对澳门本土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的深入考察,凝聚一批优秀的青年学生,持续关注澳门发展,致力于澳门的建设事业,共同探讨未来机遇与时代担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世界洪流,浩浩汤汤。

心承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坚守社会关怀,实践作桨。


返回列表
分享到: